是说五月股市容易陷入“穷途”,六月则逼近“绝路”,直到七月才能迎来翻身的机会。
与西方股市盛行的“Sell in May”相似,都在暗示二季度可能出现股市大跌行情。
实际上,从2010-2024年的走势表现来看,A股已演变为 四月疲软、五月不穷、六绝七翻身 的独特节奏。具体规律与数据统计如下:
4月是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,2025年4月已有多家公司因财报未披露停牌,各种财务问题导致的股价暴跌,市场对业绩变脸的担忧导致风险偏好下降。叠加中美贸易战升级引发的出口链冲击,资金避险情绪升温。
5月政策工具箱全面发力:财政端超长期国债、设备更新政策加速落地,货币政策降准预期升温,DR007利率中枢向政策利率回归,市场流动性环境偏宽松。从历史数据看,5月食品饮料、医药生物等消费板块表现突出,而科技成长股,AI硬件、半导体板块成为资金聚焦方向。
6月银行面临半年度考核,2015-2024年6月DR007均值2.25%,高于5 月和7月,资金面季节性紧张。叠加机构年中调半岛平台 半岛网站仓换股,市场往往出现 多杀多 行情。2025年6月需警惕中美关税博弈升级,和科技泡沫破裂风险。
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释放下半年经济政策信号。历史数据显示,7月周期板块(有色4.6%、钢铁3.5%)和国防军工(3.3%)表现亮眼,而2025年稀土出口管制(欧洲镝价飙升至850美元/公斤)和低空经济政策(卫星直连服务管理规定)可能进一步催化相关板块。
消费板块:食品饮料受益于成本压力缓解和消费场景恢复,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销售额同比增6.3%,预制菜渗透率有望突破15%。医药生物在政策支持(如创新药出海、医疗设备国产化)和业绩改善(Q1 利润同比增长18%)下,成为防御性配置首选。
科技板块:AI算力、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(2025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950.7亿元),叠加华为鸿蒙PC、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落地,电子和计算机延续高景气。
6 月市场整体承压,但电子行业凭借 国产替代 + 技术迭代 逆势走强。2025年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加剧,国产半导体企业迎来发展机遇,此外,AI硬半岛(bandao) 半岛官方件(如光模块、服务器)和低空经济(5G-A通信、无人机物流)成为资金避险的 避风港。
周期板块:7月重要会议通常强调基建投资,2025年计划新增专项债券4万亿元,叠加大宗商品价格回升,有色、钢铁、基础化工等板块有望受益。
国防军工:装备更新迭代(如军用信息化、电子战)和国企改革深化(如资产注入预期)推动订单落地,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升温,板块配置价值凸显。
财政与货币协同:2025年财政赤字率或突破3%,货币政策预计降准50-100bp、降息30-50bp,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。
产业政策: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额达2280亿元,AI、量子计算等新兴产业获政策倾斜;稀土出口管制重塑资源品定价逻辑。
内部压力:房地产价格下行、地方债务化解进度不及预期,可能拖累周期板块;科技泡沫破裂(如AI算力库存积压)将冲击成长股估值。
(注:以上这些规律是过去15年的数据总结,但股市受政策、突发事件影响大,比如突然来个大利空,历史规律可能就不灵了,咱参考着看就行,投资还是得结合当下情况,多看多分析!)